您的位置:首 页 > 政务公开 > 公示公告 》 正文

公示

发布时间:2016-07-19 17:16    阅读次数:

根据甘肃省林业厅甘林科函[2016]318号《甘肃省林业厅关于做好2016年度甘肃省林业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将甘肃省林业厅批准立项、由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施的“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群落多样性调查研究”项目,拟推荐参加甘肃省林业科学技术奖的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宜予以公示,本公示从即日起七日为限,有异议者请于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联系。

电话:0937-8122828 0937-8122256

联系人:索义拉 马有旭

邮箱:ycwzq0622@126.com

一、完成单位、人员排序及主要人员业绩

主要完成单位: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协作完成单位: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完成人员排序:1、张玉斌(高级工程师)、2、刘晓娟(博士)、3、王煜明(高级工程师)、4、孙学刚(教授)、5、马志兵(工程师)、6、乌力吉、7、达布西力特(工程师)、8、王  晖、8、董万涛(助理工程师)、10、杨巨才(助理工程师)、11、付鸿彦(助理工程师)、12、马有旭

主要完成人业绩:

张玉斌:男,项目负责人,林学专业,农学学士。负责项目的内、外业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工作。

刘晓娟:女,博士,讲师。负责项目的内、外业技术工作。

王煜明:负责项目的外业协调,GIS技术应用,图件资料的绘制。

孙学刚:甘肃农业大学教授,甘肃农业大学学报主编,中国林学会树木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项目技术指导,对项目的研究方法和论文进行指导。

二、项目创新点: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为青藏高原北麓与蒙新高原过渡带的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填补了空白;为祁连山西端及周边地区研究植物物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1、补充完善了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资料,编制了“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名录”。建成了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图片库。编著出版了《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图鉴》(中国林业出版社)。

2、调查发现22个甘肃分布新记录种,颈果草属为甘肃分布新记录属。发现茵垫黄耆白花变型、中亚紫菀木无舌状花变型、草甸雪兔子全缘叶变种等3个新类群(待发表)。调查发现10个保护区新分布记录科,64个保护区新分布记录属,269个保护区新分布记录种。

3、将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归纳为8个植被型组,14个植被类型,26个植被亚型,94个植物群系,和119个群丛。针对主要的高等级植被类型绘制了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分布图。

4、研究发现了保护区内维管植物适应恶劣生态环境而形成的功能性状多样性,以及以藏荠和垫状植物囊种草为代表的高山植物生态适应性的多样化。

5、调查发现保护区有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别为国家I级保护植物裸果木,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羽叶点地梅和掌裂兰。并初步筛选出58种盐池湾自然保护区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其中,Ⅰ级保护8种,Ⅱ级保护50种。

三、项目组发表的论文与著作:

    (1)《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图鉴》,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年(孙学刚、张玉斌,刘晓娟等)

    (2)甘肃被子植物8个新记录种,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46(5)(张志勇等)

    (3)甘肃被子植物9个新记录种,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47(3)(张玉斌等)

    (4)高山寒漠带3种垫状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46(刘晓娟等)

    (5)藏荠营养器官解剖结构及其与环境的关系,西北植物学报,2013年,33  (5)(闫成才等)

    (6)两种类型垫状植物对土壤微环境修饰作用的比较,草业学报, 2014年,(1)(刘晓娟等)

(7)海拔对囊种草(Thylacospermum caespitosum)修饰土壤微环境的影响,中国沙漠, 2014,(1)(刘晓娟等)

四、研究成果

    1. 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

 调查发现,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维管植物46科183属424种(包括9变种和2亚种)。对调查发现的所有维管植物按照恩格勒系统顺序进行整理,编制了“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名录”。通过调查共采集植物标本579号1666份,所有植物标本经准确鉴定后存放于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展览馆和甘肃农业大学树木学标本室(GAUF)。拍摄景观和植被,以及植物群落、种群、个体和局部特写等层次的数码照片13000余幅,经鉴定和按照系统顺序整理后建成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图片库。对图片库进行筛选后,编写了《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图鉴》(孙学刚,张玉斌,刘晓娟,2013年,中国林业出版社),书中共收录了45科,174属,378种维管植物涵盖了保护区范围内已知维管植物总数的90%。

    2. 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特征。

 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中,科的分布类型主要以世界分布型为主。属的区系特征表现为温带性质显著,其中以北温带性质为主体;古地中海成分比重较大,表明本区干旱的气候特征和植物区系的古老性;东亚成分较少;热带性质微弱。从属种的区系特征可以看出,古地中海的退却和青藏高原的整体隆升对本区区系格局的形成影响深刻。东西走向的祁连山地在本区系与中国日本植物区系间的交流中发挥了廊道沟通作用。

    3. 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新资料。

 调查发现有单丝辉韭(Allium schrenkii Regel)、美花草(Callianthemum pimpinelloides(D.Don)J.D.Hooker&Thomson)、圆裂毛茛(Ranunculus dongrergensis Handel-Mazzetti、)、毛柱膨果豆(Astragalus heydei Baker)、羌塘雪兔子(Saussurea wellbyi Hemsley等22个甘肃分布新记录种颈果草属(Metaeritrichium)为甘肃分布新记录属。发现茵垫黄耆白花变型、中亚紫菀木无舌状花变型、草甸雪兔子全缘叶变种等3个新类群(待发表)。并且修订了《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刘迺发等,2010年,兰州大学出版社)中的植物名录,其中记载的2科、19属、113种植物在本项目调查研究中并未发现其在保护区内有天然分布。本次调查发现了小檗科Berberidaceae、牻牛儿苗科Gerniaceae、马鞭草科Verbenaceae、茜草科Rubiaceae、忍冬科Caprifoliaceae、败酱科Valerianaceae、桔梗科Campanulaceae、香蒲科Typhaceae、灯心草科Juncaceae、兰科Orichdaceae等10个保护区新分布记录科,64个保护区新分布记录属,269个保护区新分布记录种

    4. 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多样性。

 基于样地调查和路线踏查所收集的数据和图片资料,对《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刘迺发等,2010年,兰州大学出版社)的植被类型系统(包含7个植被型,15个植被亚型,37个群系51个群丛)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参照《中国植被》中制定的中国植被分类系统和各植被分类等级的划分标准,将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归纳为8个植被型组,14个植被类型,26个植被亚型;并进一步按照群落优势层片的建群种和优势种相同原则划分为 94个植物群系,再按照层片结构和各层片优势种或共优种相同原则细分为119个群丛。针对主要的高等级植被类型绘制了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分布图。

    5. 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功能性状多样性。

 对保护区内植物生活型的统计结果表明,保护区有地面芽植物224种,占保护区植物总数的52.7%,是保护区植物生活型的主体。高位芽植物有39种,占9.2%,说明本区乔木和灌木种类较少。地上芽植物有23种,占5.9%隐芽植物有89种,占20.9%,这些植物多生长在水域附近,反映了本区湿地植物的多样性。一年生植物47种,占11.3%

叶的功能形状统计发现,保护区内多数植物叶面积小,叶片质地厚。这反映了本区植物对干燥环境的适应,尽量缩小叶面积或退化为膜质以减少蒸腾量,并可有效避免太阳辐射。保护区植物花序类型共有8种,具有较原始的有限花序的植物占9.9%,其余大部分植物具有无限花序。保护区内植物的花果期多集中在温度最高、降水分配最集中的6-9月。保护区内植物的果实类型有蒴果、角果、蓇葖果、荚果、瘦果、胞果、坚果、分生果、颖果、核果、浆果等11种。其中,96.2%的植物果实类型为干果,一方面是对干旱生境的适应,另一方面,在保护区内以风动力进行种实传播是更为有效的传播方式

    6. 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生态适应性多样性。

 通过解剖实验观察发现,藏荠在叶、茎和根的形态结构上均表现出明显的耐受低温和干旱的适应特征。对生理指标的测定也表明,藏荠通过提高根系活力、类胡萝卜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来应对短时快速降温,而长时间低温胁迫下,藏荠根系活力大幅降低,但类胡萝卜素仍保持较高水平,并且脯氨酸大量积累,从而避免了长时间低温胁迫对植株带来伤害。

对于垫状植物囊种草的研究发现,囊种草的出现导致了景观中新的生境斑块的创造和维持,这些新的生境斑块具有与周围无垫状植物的生境基质十分不同的条件,而这种生境条件的改变影响了其他物种的分布,提高了整个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样地调查结果表明,囊种草的存在改变了群落物种组成并提高了群落物种丰富度,同时也改变了部分种类的多度,表现出较高的维持物种丰富度的潜力。

    7. 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用途类型

 保护区共有药用植物188种,占保护区植物总数的44.1%,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保护区内分布有盐生植物100余种,表明本区盐渍化土地占有相当大的面积。保护区牧草资源也很丰富,有许多优良牧草,其中比较重要的有20余属,150余种,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为主。

    8. 植物物种优先保护评价与建议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通过实地调查,保护区有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别为裸果木(Gymonocarpos przewalskii),属国家I级保护植物,羽叶点地梅(Pomatosace filicula)和掌裂兰(Dactylorhiza hatagirea)均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基于样地调查和路线踏查所收集的数据资料,运用保护生物学原理和方法,综合评价了保护区重要植物种群和群落类型及生境的受威胁程度,初步筛选出58种盐池湾自然保护区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其中,Ⅰ级保护8种,Ⅱ级保护50种,为编制保护区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制订保护区管理规划和植物物种保护对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〇一六年七月十九日